卫武营:曾经兵营遍布的军事重镇,如何成为亚洲著名的“艺术部落”和“网红社区”的?
以下文章来源于华高莱斯 ,作者华高莱斯
来源:华高莱斯,作者:张文晖
卫武营是高雄市的一片普通的城市区域,这里分布着曾经的军营设施,以及老旧的社区。近年来,通过以艺术为核心的城市更新手段,重新激活了人气,成为了城市新的活动中心,甚至成为网红打卡地。
新潮地标:卫武营艺术中心
1. 从军事基地到艺术中心
卫武营的名字,来自于占地67公顷的卫武营区。长期作为军事基地与新兵训练中心的卫武营,从1979年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更新用途争论,最终,艺术中心与城市公园的方案胜出。
其中的主体建筑——卫武营艺术中心,占地面积9.9公顷,由荷兰设计师法兰·侯班设计,于2018年建成。如今,不仅是高雄市的全新地标建筑,而且也是全亚洲最大的单一建筑艺术场馆。其犹如波浪般的造型,灵感来自于本地大片榕树林的起伏意向。
图片来源:wikimedia
半开放的空间,采用流线型的白色墙壁,形成了具有未来感的空间——榕树广场,成为了潮人打卡地,更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太空基地”。
图片来源:wikimedia
2. 室内室外皆是剧场
艺术中心整体分为五大剧场空间,分别是歌剧院、表演厅、音乐厅、戏剧院和户外剧场,它们构成了丰富的艺术活动演出场地。
室内四大场馆都是顶级设施,具备最先进的建筑水平。如具有2000坐席的音乐厅,采用了“盒中盒”的概念建造,并以“葡萄园”形态的阶梯形区块以矮墙分隔,周围装备防震弹簧、橡胶等介质,阻隔杂音传播。同时也在顶部加装9085支德国管风琴,可以说是亚洲最顶级的音乐厅之一。
图片来源:wikimedia
艺术中心的室内空间,也作为一种特殊的演出剧场供民众使用。在比较重要的节日期间,“太空基地”的空间将会成为播放巨幕电影的半开放影院,这也被称为“树洞影院”,播放电影包括《贝礼一家》、《曼菲》、《小偷家族》等经典电影,民众可以躺在躺椅上享受下午到晚上的5个小时观影时光。
艺术中心的室外空间,依然具有剧场功能——坐落于屋顶的户外剧场,采用古希腊剧场的曲面结构,充分利用了巨大屋顶的结构特征,成为市民可以自由欣赏多元性演出的剧场空间。
3. 不只有艺术,更是市民活动中心
卫武营艺术中心前的巨大广场,更是在节假日成为了市民的活动中心,不定期举办“户外黄昏集市”活动,推出当地的小吃,甚至是限定版产品。同时,邀请FOCA、红鼻子等马戏团团体演出,成为市民的户外嘉年华。
别以为艺术中心就该是刻板、文邹邹的样子。卫武营艺术中心还利用户外剧场空间,举办大型音乐派对——“众人的摇摆”,演唱嘉宾包括蔡旻佑、9m88等,摆脱市民心中“遥远的艺术殿堂”的印象,让艺术中心成为人们的游乐场。
露天艺术展:卫武都会公园曾经遍布兵营的军事基地,如今经过改建,除了艺术中心外,另外近40公顷都成为了都会公园,这也是台湾岛南部最大的都市自然生态公园。
1. 再造一个高雄的“中央公园”
从70年代末提出改建开始,这块土地的规划就处于不停变化角力中,从军眷住宅区,到商住社区,最后终于在民间的强烈呼声下,成为了如今这片巨大的都会公园。由于都会公园处于高雄市区范围内,周边城市建成区密集,如今成为了高雄的城市绿肺,也是高雄版的“中央公园”。
2. 不只是绿肺,还是亲子乐园
都会公园中几乎完全摒弃掉了曾经作为军事基地的森严肃穆感,大片区域被改建成为可以任由儿童安全活动的亲子区域,如白沙坑、滑梯、淘气堡等。
3. 大型露天艺术展
都会公园里也安置了多处公共艺术品,包括“串演”、“号角响起”等,近期也在不断增加新的艺术品,包括“掩体”等艺术装置,公园日益成为一个巨大的露天艺术品展览馆。
4. 保留军营设施,体验军营生活
都会公园中还保留了部分曾经的军营设施,包括三个营房、棚架、水塔和操场等,现在作为军事教育场地使用。营房外重刷了更加鲜艳活泼的迷彩颜色,维持一以贯之的艺术氛围。
图片来源:wikimedia
曾经的军事训练设施也部分保留,市民可以体验军事训练的运动乐趣。
网红社区:迷迷村彩绘社区
卫武营地区的艺术化改造,不局限于原军营改造,周边的社区也通过艺术进行了活化。
1. 一场艺术节引发的彩绘刷屏
卫武营的卫武里社区,自2016年开始举办苓雅国际街头艺术节,邀请世界各地艺术家来到社区中,在墙壁上作画,希望用壁画艺术来活化已经逐渐失去人气的社区。仅在2018年的第三届艺术节中,就邀请了来自17个国家的31位艺术家,制作了54幅壁画作品。由于壁画众多,令人眼花缭乱,因此被称为“卫武迷迷村”。
2. 满是壁画“巨幕”的网红社区
迷迷村因为满是5-6层,甚至更高的住宅楼,因此壁画都利用了整面墙作画,成为了满是“巨幕”壁画的艺术社区,一眼看去,十分震撼。
迷迷村中最著名的地标,就是一面用了整栋楼的墙面制作的书架壁画,更重要的是,这幅壁画的细节,完全是按照现实场景来绘制,包括书名都是完全写实。站在这面墙下,就像是来到了巨人国的世界中。
因为这面巨画墙,迷迷村成为了网红拍照的新圣地,在短短3、4年内,变成了游客络绎不绝的超级景点。
结语台湾地区有众多通过艺术活化街区的例子,而卫武营区域的特点却区别于大多数的先例——大手笔、大画面的震撼感,带给人们顶级的艺术享受。同时,卫武营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艺术本身与民众心理距离遥远的问题。在卫武营国际艺术中心的使用上,充分地利用了空间特点,不仅仅作为高雅的艺术殿堂使用,更是成为了普通民众可以随意亲近的活动中心,避免了许多城市存在的顶级文化设施在大型表演之外常年冷清的空间浪费问题。—
我们是一个纯正的英国教育品牌,地处伦敦附近恬静的郊外,在英国是一所占地超过75 英亩的私立混合公学,招收 2-18 岁(幼儿园到高中)的男女学生。作为一所拥有近百年历史的私立公学,我们将全人教育作为学校的内核,全面地 展现了英国精英教育的精髓。学校环境静谧、优雅,教学楼简约大气,楼内配以完善且一流的教学设施,独立的花园和草坪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
2017 年,学校被英国权威机构——英国私立学校评估监督机构(ISI)授予 “优秀院校”称号。传统的英式小班制教学,在最大程度上让每个学生得到来自学校的教职工更悉心指导和精心照顾。良好的学术风气以及优质的学习环境造就 了学生们开放、自信、专注的性格。课程的设置广泛多样,尽可能地给学生课程选择权、探寻自己的兴趣、开发自己的潜能。
根据历年毕业生统计,多数学生选择英国本土大学就读,但也有不少学生选择去美国、加拿大深造,其中不乏就读包括G5联盟学校、罗素集团成员学校、藤校等在内的英美名校的案例。
除了学术方面以外,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十分丰富。学校在体育上开设了如篮球、足球、曲棍球、网球、乒乓球、田径、瑜伽、板球、高尔夫等十多项课程供学生选择;在对艺术方面的支持也非常突出,旨在丰富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力。鼓励学生建立乐队、十余间独立琴房供学生使用练习乐器,每年定期组织音乐会、戏剧演出。此外,学校会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在假期安排户外研学,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启发学生思考。如去德国体验生活,学习德语以及其文化;参观博物馆,了解世界历史与各国文明。
学校目前计划在中国开设K-12 教育体系的国际化学校,招生对象为愿意体验英国纯正的精英教育或计划将来在海外求学的学生。对于学校场地规模的需求根据招生年龄段所定,在50亩至100亩。土地附近的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土地周边治安良好;无加油站、工厂等影响学校正常运作的因素。
下图为学校规划在中国建立的国际化学校的课程体系。
有意合作者,欢迎洽谈!联系人:韩女士电话:15021009930
更多相关资讯,欢迎点击!
【经典案例】日本这50个“千奇百怪”的建筑,你在国内去过的城市中见到过吗?【经典案例】如何赋予工业遗存新的生命和功能?国内10个案例各有特色,值得点赞!【经典案例】法国南特:它的大批废弃工厂,怎么成了这座著名旅游城市独有的“摇钱树”?【经典案例】公共空间如何适应社会不同人群需求?美国旧金山南方公园的功能设计值得借鉴【经典案例】如何运用“波浪”元素让城市公共景观更美?与你一起分享国外的14个实例【经典案例】荷兰这个主题公园为什么70年来吸引力丝毫不减,它靠的是什么?【经典案例】北京、上海、广州…中国大城市都在热火朝天搞“夜经济”,你知道纽约、伦敦、东京等是怎么做的吗?【经典案例】从国外5个“快闪公园”案例,看城市如何接纳推广那些由市民发明创造的“微更新”?【经典案例】全球11个奇葩博物馆,口味都不一般,你看了会有啥反应?【经典案例】老上海“腔调”的菜场该是怎么个样子?这个更新案例会让你闻到久违的“烟火气”
……
关于我们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简称SIITD)是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注册的综合性研究咨询机构。专注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的探索与实践,围绕空间调整推动转型、技术创新带动转型、资本助力撬动转型、产业政策引导转型、人才培养支撑转型五大重点,旨在为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案例,协助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和各类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探求转型路径,实现项目落地,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是集政策理论研究、规划方案编制、项目咨询服务、新型产业导入、空间运营管理、论坛培训考察、信息指数发布,以及汇集各类优质资源的综合性、开放式、实操型、互动化的共创共享共赢产业服务平台。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与各级政府、各类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国际组织有着广泛的合作关系,汇聚来自政界、学界、商界的研究、策划、规划、投资、运营等领域专家资源,拥有规划编制、项目策划、产业导入、资源对接、企业服务、指数研究、运营管理等多方面高水平团队。